普洱茶搭上区块链技术,为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奠定坚实基础
2020-06-02 20:42:18
18

6月2日上午9点,由普洱市启动的“普洱茶品质区块链追溯平台暨2020年凤凰窝古树春茶新品发布会”在昆明隆重举行。云南省农业农村厅、普洱市委、市政府领导、茶界知名人士及众多媒体记者等莅临本次活动,共同见证这一重要时刻。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决策部署,全面加快普洱茶品质区块链追溯平台推广应用,普洱市通过与高水平区块链技术公司合作,以高标准高起点要求建设普洱茶品质区块链追溯平台,为普洱茶配上专属身份标识,确保每一饼茶叶“来源可溯、去向可追、质量可查、责任可究”,为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奠定坚实基础。

普洱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王鸿彬主持发布会

普洱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杜建辉
普洱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杜建辉在发言中表示,普洱市在总结名山普洱茶品牌追溯体系建设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围绕消费者关注重点,突出产地溯源关键环节,创新思路、进一步升级模式,按照“源头可溯、去向可追、风险可控、责任可究、公众可查、社会共治”目标,将区块链技术与追溯体系深度融合,于2020年3月建设完成了云南省第一个场景式普洱茶品质区块链追溯平台。该平台通过整合“一门户、三终端”,搭建起“产品质量监管+销售+供应链金融服务”体系,并与“一部手机办事通”、“一部手机云企贷”等平台实现数据共融互通,形成了从生产、流通、消费等所有环节的信息管理闭环,实现了企业诚信生产、消费者信任消费、政府监管服务的链动统一。切实帮助企业解决产品品质提升、销售渠道拓展、获取金融支持等困难和问题。
截至目前,包括2020年凤凰窝古树春茶新品以及云南天士力帝泊洱生物茶集团有限公司、普洱祖祥高山茶园有限公司等25家企业25个产品已成功实现上链,消费者扫描产品上的区块链追溯二维码,即可登录查看和了解原料基地、生产过程、仓储、质量检测、产品销售、金融支持等六大功能板块。

陆平在发布会上表示,近年来,普洱市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就发展普洱茶提出了抓品牌、抓标准、抓“互联网+”、抓融资、抓庄园、抓整合的“六抓”战略,并以此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本次活动主要目的就是要建立起“从茶园到茶杯”的全过程安全体系、质量体系和诚信体系,让我们每一位消费者都能喝上一杯放心、安心、舒心的普洱茶,让云南普洱茶,全球共享。

现场大会,普洱市以线上拍卖会等方式,重磅发布多款凤凰窝古树春茶新品,其中包括“凤凰窝”编号001号茶产品、编号666号茶饼、编号888号茶饼、编号999号茶饼以及“凤凰窝”古树茶(散茶)、古树茶200克饼茶(茶饼)、古树茶357克饼茶(茶饼)、古树茶200克饼茶1提、古树茶(茶饼+散茶)10件拍卖标的物。
据介绍,本次发布会发布的凤凰窝古树茶为墨江哈尼族自治县景星镇洒次茶叶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集体所有,属云南大叶种茶,是普洱小众高端茶的代表性产品。凤凰窝古树茶始种于1860年,其品种较为单纯、柔润、厚实,具有“马汉清香”味味道纯香,口感独特。凤凰窝古树茶园现实有面积66亩,实有茶树20196株,2020年春茶产量400公斤。


凤凰窝古树春茶新品(供图)


现场拍卖,大屏实时更新拍卖价格

中共墨江县委书记袁洪波
中共墨江县委书记袁洪波在发言中提到,今天举办2020年凤凰窝古树春茶新品发布,一方面是擦亮“普洱茶”金字招牌,让更多爱茶人士了解“凤凰窝”古树茶的优越性,增进消费者对凤凰山普洱茶的信任度,推进“凤凰窝古树茶”品牌化建设。另一方面是拓宽墨江茶叶销售渠道,探索茶产业产销对接的新业态、新模式,提高茶农的收入和企业的经济效益,加大消费扶贫力度,真正实现脱贫致富。

据悉,本次活动包括拍卖标的物在内的所有凤凰窝古树茶核心产区春茶产品信息均已连接上普洱茶品质区块链追溯平台。今天上市的2020年凤凰窝古树春茶产品集成了纹路成像识别技术、银行票据特种印刷防伪技术、NFC加密芯片等“三重防伪”技术。第一重是纹路成像识别技术,即“茶脸识别”技术,将普洱茶独特的纹路特征记录与产品编码等数据相匹配,从源头上确保茶饼实物与数字信息的唯一对应关系,是产品的“出生证”;第二重是产品编码+二维码+验证码+NFC芯片,通过校验码、内飞码互相验证,实现了一饼一码、物码统一,是产品的“身份证”;第三重是银行票据特种印刷技术,应用了人民币防伪技术中的无荧光黑白水印证券纸、微缩文字等防伪技术,是产品的“许可证”。三重防伪、三位一体,利用区块链不可篡改、数据存证和数据鉴权特点,实现“源头赋码、一物一码、物码统一、一码关联”,是目前市场上最高级别防伪技术,真正实现了“锁定基地、锁定企业、锁定渠道”“从茶园到茶杯”的全程质量安全可追溯。

扫码查询(供图)

普洱“因茶立市、以茶得名”,目前全市有现代茶园面积165万亩,年综合产值272亿元,有茶农116.6万人,茶叶种植面积、产值居全省第一;全市有机茶园累计认证面积40.7万亩,认证企业和证书数均位列全国地级市首位。